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有效样本量分布表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3.公共财政建设状况的考评:指标权重与考评过程

为客观评价中国财政公共化的进程,课题组运用综合评价技术,在充分利用公开权威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打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公共财政建设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现将指标权重与考评过程介绍如下。

3.1 指标权重及其意义

中国的公共财政建设有着自身特殊的制度背景和发展轨迹,不同阶段的公共财政建设中心任务也有所不同。在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研制过程中,考虑到确定每一个财政公共化分项和因素的重要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财政建设考评指数反映公共财政建设状态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广泛听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

我们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有关指数权重生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群决策方法作为建立财政公共化因素重要程度分析模型的基本方法。

我们分别设计了财政公共化分项和因素重要程度比较表,并邀请80位专家、学者分别填写了相关表格参与决策(以下统称他们为“决策参与者”)。

课题组依据每个决策参与者给出的分析方案,采用群决策方法运算、判别、汇总后,生成各财政公共化因素的权重值,以便在充分汲取决策参与者集体智慧的基础上,确保各指标权重能够较为科学、准确地反映现阶段公共财政建设不同方面在重要性上的差异,从而使财政公共化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从群决策判别结果看,决策参与者的认识总体上可归纳为四点。

一是当前,公共财政基础环境建设是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其后依次是公共财政制度建设、运行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