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能源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一 引言
新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在全球方兴未艾,各国基于对能源安全的考虑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致力于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各项新能源均发展迅速,新能源产品[1]的国际贸易随之扩大,成为全球贸易中增长迅速的贸易产品。新能源产品的全球出口额从2001年的413.9亿美元上升至1224.4亿美元。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新能源产品最大的两个生产国[2],为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在新能源领域展开了大量合作,同时两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平衡,新能源产品贸易发展过程中摩擦不少,特别是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美国不断向中国发难[3]。中美新能源领域的贸易摩擦引发了学界对新能源领域的关注和研究,大量研究集中于中美新能源的合作问题,认为中美在新能源领域具有共同性与互补性(李扬,2011),且中美两国在新能源贸易领域的未来合作仍将以低级别的贸易摩擦为主,爆发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性较低(王磊、陈柳钦,2012)等。一些学者专门探讨了中美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谢光亚、李晓光(2012)运用显示性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研究发现,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竞争力上升,国际竞争力强,而美国、日本、德国竞争力下降;郝军芳(2012)从中国光伏产业的“五力”分析中认为以光伏电池和组件为主体的光伏产业竞争激烈,获利能力较低,需要政策引导等。这些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到所有新能源产品以及对中美新能源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深入分析。
为此,本文在已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