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区域特征及综合环境问题分析
亚洲属于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亚洲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区域又重点分布在中亚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上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中亚区域(特别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已经成为全球性生态问题突出的地区之一,已严重影响了中亚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亚地区远离海岸,降水少和蒸发量大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的环境相对恶劣,沙漠化现象严重。因各国地理位置不同,区域内主要因高山冰川产生的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上游国家地少人稀,却水量充足,下游国家地广人稠,水资源却长期缺乏。水资源分布不均和上下游用水不协调,造就了“咸海生态危机”等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同时,伴随着世界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也在最近的时期内在中亚地区凸显。但中亚各国的人口压力和发展需求,使得环境保护常常处于国家发展规划的最末端,加上跨界水资源利用的“水战”,使得各国各自为政,区域环境问题逐年恶化。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区域特征
1 自然地理概况
上合组织成员国包括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处于中亚地区(见图2-1)。本章重点介绍中亚四国的政治文化与地理区域概况。
图2-1 中亚地理位置
上合组织中亚国家所处的区域整体上地形呈现东南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