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演进
广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08年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更明确将广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一直以来,广州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改革开放后,广州担负着为国家多做贡献和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的重任。广州经济总量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在国内城市中居第三位。
第一节 华南经济中心的历史地位
在区域经济中,经济中心是相对于经济腹地而言的,它既是特定范围经济区域内的经济运行枢纽,通过自身的聚集和辐射功能为广大经济腹地服务,同时又依靠这个腹地经济的滋养而产生、发展和壮大。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缘,其作为华南经济中心的初始形成,正是在珠三角这片土地上,在与腹地经济相互促进、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完成的。
一 珠江三角洲的开发与广州历史地位的形成
广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开发较早,如果从围田古平原的开发算起,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围田平原的多处地区曾相继发现大量新石器中、晚期的文化遗迹,而从广州、佛山以及香港等地出土的先秦时期的铜器则说明,在秦统一岭南之前,珠三角地区已进入青铜文化时期[1]。
秦统一中原后,为开发南越,开凿兴安运河(即今广西灵渠),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沟通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水路交通。公元前214年设置南海郡(包括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一部分地区)[2],郡治设于番禺即今天的广州市。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