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研究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属于婚姻挤压下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底层男性,其自身占有资源有限,在人际交往中的互惠性低。同时,大龄未婚男性因为没有婚配而缺失日趋重要的姻亲关系和向下的血亲关系。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其能获得的社会支持会少于普通人群。本部分的目标是分析婚姻状况对社会支持网的两个变量——规模和构成的影响作用,以及影响大龄未婚男性社会支持网的因素是否与娶妻生子的已婚男性不同。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 分析框架
人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婚姻关系,其次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大龄未婚人群与已婚人群相比,由于活动能力和收入限制,更难进行社会融合以及得到情感支持,因此他们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是他们的情感支持主要来源,年龄更大以后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缺乏亲密的婚姻关系所带来的情感和实际支持也是大龄未婚人群的非正式关系网出现的原因(Berscheid,1994)。
国外对大龄未婚者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都得出大龄未婚者社会网络会弱于已婚者的结论,同已婚人群相比,大龄未婚人群在获得社会支持中总是处于劣势,有家有室的人在当地的支持网络规模更大、成员更多元化(Barrett,1999)。从总体上说,未婚者的社会网络复杂多样,并且跟个体的社会人口因素有很大相关性。从城乡差别来看,由于受到收入限制,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网络最弱,参与正式、非正式的活动也最少,而城市大龄未婚女性社会网络较强,参与活动多样化。就对社会支持网络的需求来说,年龄最大的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