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4~2009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产净利率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研究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命脉,金融资源供给不足,配置不合理,必然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进而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业政策性银行应该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然而,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却陷入重重困境,支农功能大大弱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首先,本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理论依据。接着,在界定农业政策性银行及相关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内涵、目标及其意义。之后,结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现状,深入剖析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然后,通过考察美、法、日、印、韩等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成功转型的实践,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最后,明确提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转型的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实现转型的具体路径。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的理论基础

对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是研究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逻辑前提,也是从深层意义上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本质、地位和作用的基础。本节从发展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两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指导理论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本章分析的基本框架。

一 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发展经济学系统地阐述发展中国家许多重大而现实的经济社会问题,并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