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公司治理结构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

实践表明,农村小额信贷既是一种有效的扶贫工具,可以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摆脱贫困,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能够缓解农村金融供求紧张状况,促进“三农”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在理论上、实践上仍然有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其运作不尽如人意,更谈不上可持续健康发展。鉴于此,本章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发展与资本推动理论、西方经济学的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近年来党中央陆续出台的关于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为理论指导和借鉴,运用逻辑演绎与归纳推理、宏观分析与微观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客观评价其已经取得的积极成果,并着重从组织制度、管理技术、风险防范、利率确定、资金来源、法律保障和金融监管七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制约农村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进而提出从内部建立健全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从外部优化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健康发展环境的具体对策、思路。

第一节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理论基础

对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从深层意义上认识和理解农村小额信贷的本质、地位和作用,为进一步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节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发展与资本推动理论、西方经济学的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近年中央关于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出台的系列政策三个方面,概括阐述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