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农村家庭养老的变迁和老年人的健康
出版时间: 2011年02月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关注。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益于理论上的重要发展,以及许多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跟踪调查数据已经可用于深入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

第一节 代际支持理论

在西方的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家庭结构所受到的影响及其在老年支持上的意义曾经是一个争论的焦点。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将导致传统的扩展家庭的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核心家庭;成年子女与他们的父母多为分居并且关系比较疏远。来自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学者却通过大量的研究攻破了这种观点,如Antonucci(1990)提出的“传送模型”(convey model)认为,成年人并没有与其亲属疏远,而是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向亲属网络发出请求并得到帮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以理解并解释代际支持为目的的研究使得代际支持方面的理论得到极大的丰富。如Becker从家庭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提出的利他主义假说,以及Cox从社会交换理论发展而来的代际支持交换动机假说等。

“二战”后工业化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家庭程度不一地经历着工业化的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们在借鉴西方社会理论的同时,结合本土传统文化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说,用于解释本土家庭关系及其演变。如费孝通(1983)提出了“反馈论”来解释中国家庭对老年人的代际支持。姚远(2001)则把中国家庭养老文化模式简明地归纳为“三点两线”,即老年人、子女和社会这“三点”,和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与社会关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