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研究框架
出版时间: 2011年02月

当代农村家庭养老性别分工研究综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由于现行的人口政策,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总量,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潜伏和积累了很多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和冲突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使中国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中国生育率和死亡率的持续降低,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过程。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Aging)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相对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相对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按照国际上通行的确认标准,老年人指60周岁或65周岁以上个体。如果以65岁为标准,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96%(按60周岁计算为10%),已基本达到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国际通行准则是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作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分水岭”)这一人口结构的重大转变,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缺乏之间的矛盾。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从7284万人增加到8557万人,增长幅度为17.48%,即约66%的中国老年人口居住在农村。所以说,中国老龄化研究的重点是农村老龄化问题。加之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影响,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远快于城镇地区(李建民,2004),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1991年的5.69%增长到202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