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地22村的经济发展
畜牧业在门地22村处于基础性战略地位,其发展的兴衰成败直接决定着牧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门地22村的畜牧业已经有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但以前主要是“靠天养畜”的粗放式经营方式。自从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门地22村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畜牧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畜牧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商品率、出栏率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门地22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畜牧业
门地22村是典型的纯牧业村,牧民没有种植粮食作物,也没有种植经济作物,村民的畜牧业收入来源主要是畜牧产品,如牛毛、牛肉、牛绒、绵羊绒、羊肉、山羊绒等。因此,畜牧业在门地22村牧民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其衣食住行的重要来源,也是其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因此,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实现门地22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 畜牧业条件
(一)气候
对门地22村畜牧业的生产条件来讲,气候是一种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生产和再生产。门地22村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太阳年辐射量普遍在628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年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门地22村的热量有限,大部分平均气温为-4℃~4℃,最高气温可达21.7℃~24.2℃,最低气温则达-31.l℃~-41.2℃;年平均降水量为180毫米~64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基本上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门地22村气候寒冷干燥,冬长夏短,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