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
第一节 人口
一 人口结构
(一)男女比例
受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农村一向重视男性人口的繁衍。根据冶家村的户口资料(数据截止到2006年底),冶家村有常住人口162户、678人,其中男性为362人,占总人口的53%,女性为316人,占总人口的47%,其人口性别比为114.5(以女性人口为100),高出正常值上限7.5个百分点(正常值是103~107)。
不发达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社会经济是冶家村村民想要男孩的现实利益基础。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男人仍然是冶家村家庭的主要支柱和创收者,男孩越多给家庭带来的未来收益也越多。在冶家村,人工劳作依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生产需要强壮的劳动力,而妇女的体力不如男子,而且有些农活从传统上或安全上都不宜妇女参加。因此,村民期望生男孩,以增加家庭劳动力,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为家庭增加财富和收入。其次,由于农村地区缺乏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家庭养老模式仍是传统的养老方式即养老送终主要依靠自己的儿孙。冶家村作为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村落,受伊斯兰文化以男性为尊的影响,男子处于绝对支配地位,有女无儿的老人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赡养,养儿防老是广大村民的现实认识和必然选择。近几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以及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爱女孩行动”的开展,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除非特殊情况,严禁非法私人人流、引产,使得冶家村少年儿童的性别比趋于正常。
(二)年龄结构
根据国际通用人口年龄类型标准,年轻型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