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一个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区域内产业的竞争力上。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效率高、优势大、适应性强的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传统农区作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无疑为其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书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研究的诸多理论,对传统农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以河南省传统农区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有以下结论。
(1)传统农区产业集群数量相对较少、产业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大多处于形成和成长期,按形成因素的作用大小可分为传统产业型、市场带动型、自发成长型、大企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能人带动型、政府规划型、科技驱动型等八种类型,在其形成和发展上受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具有采用技术的传统性和集群产品的低技术含量性、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和人才需求的低层次性、生产的高度分工性和隐性知识的有效传播共享性、市场风险的两面性和集群发展的不稳定性等特征,同时,其集群绝大多数属内生性产业集群。
(2)在传统农区,并不是每个产业都适宜形成产业集群,一般来说,适宜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大多满足五个条件,即产品生产过程技术上的可分性、产品运输的低成本、产品生产所需能力的多样性、产品市场需求的易变性和产品生产的低技术劳动力需求性,这也是传统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