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草村的羊
所属图书: 中国12村贫困调查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内蒙古草村研究报告

在贫困中徘徊[1]

本报告是课题组对内蒙古巴乌县草村进行田野调查后形成的。

调查地巴乌县位于内蒙古东部,总人口59.3万人,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境内绝大多数居民为汉族。巴乌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2005年巴乌县的贫困人口19.5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8.6万。据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2005年巴乌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626元。

草村是“整村推进”项目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共326户、1300多人。种地、打工和养殖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5年村民年人均收入是2000多元。

近年来,草村逐步发展,部分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但是,目前全村贫困人口还有200~300人。草村农户贫困的类型可以概括为:家庭周期型、风险型、重大开支型和残疾型。除农户层面的贫困外,草村在社区层面还存在明显的贫困,包括集体经济的不可持续、村民与村干部间关系紧张、缺乏凝聚力和认同感等。

各种反贫困实践在草村铺开,“整村推进”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两免一补”、取消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减轻了村民经济负担,外出打工和小额信贷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缺乏现金的情况,农村安全网帮助了一定数量的特殊困难户。但是,在反贫困的实践中,草村也存在不少问题。草村仍然在贫困中徘徊。

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是:第一,妥善处理村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问题,避免出现矛盾和社会分化;第二,加强农村医疗救助,尤其是对一些发生地方病的地区更要加强;第三,在扶贫中注重激活和整合社会公共资源;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