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背陇瑶“讨活路”习俗的人类学分析
一 引论
2003年暑期调查实习期间[1],笔者发现了生活在陇法的背陇瑶和生活在金保的蓝靛瑶都有自己本民族独具特色的帮工习俗,这里的瑶民称之为“讨活路”或“讨工”。帮工互助是一种瑶族的传统习俗,在瑶族各个支系中的称呼并不一致,“讨活路”作为凌瑶族社会中存在的较为传统的一种集体合作互助形式,它主要指在同一个寨子中的村民,当其中的一家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会求助于寨子中的其他村民,受助人并不以现金报答前来帮工的村民,而是包他们一天的伙食,尤其以晚餐最为正式。“讨活路”习俗从更广的角度也概指其他存在于凌云瑶族社区中的互助行为,它具有与瑶族其他支系帮工习俗的共通之处,也具有其自身特点。在调查期间,听这里的瑶民说,“讨活路”的习俗很早以前就有了,现在在瑶族社会中仍然比较常见,对于这个习俗长久流传的原因,这里的村民也无法给出清晰的解释,在他们的心目中仅认为“今天我有事,你帮了我,明天你有事,我也会帮你”。这种质朴的观念背后潜藏的动因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
二 田野调查概述
在凌云调查期间,我们一共走访了两个瑶族寨子,分别是陇法和金保。陇法寨是一个四面石山环绕的背陇瑶寨子,位于一个小山坳中。这里的瑶民被称为背陇瑶是因为他们平时种田或爬山的时候都习惯背一个背篓,用来置放物品。陇法的瑶民主要靠种苞谷为生,因此他们以苞谷为主食,苞谷一般仅够他们从农历的六月份吃到下一年的三月份,其后几个月的时间需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