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制约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这些因素对城乡经济的影响又体现在具体的发展指标上。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其城乡经济协调状况也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复杂多样性。因此,构建一个指标体系借以比较和分析各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程度和不同侧面,是很有必要的工作。然而,城乡经济系统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复合因子的巨型系统,试图利用各种相关指标来衡量其协调状况是困难的。本章仅仅从城乡经济协调状态、协调动力和协调保障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评价体系,并利用这个体系对全国27个省和自治区,以及山东省15个地级城市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基础
城乡经济系统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复合因子的巨型系统,包括对城乡经济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城乡政策与体制、行政设置、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要素流动、城乡市场发育、城乡居民收入、城乡资源配置、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素质、城乡交通、城市化、信息化、社会保障、科技进步、自然资源与环境、地理区位、文化与观念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说,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状态,但是,要使城乡经济保持协调发展,又必须为其协调提供所需要的动力和保障。协调动力是加速促使城乡经济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推动力,协调保障是促使城乡经济的发展走向协调的支撑和保障条件。协调状态、协调动力和协调保障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需要从协调状态、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