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所属图书: 科学·和谐·发展
出版时间: 2007年05月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下)

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解决农民增收难题,既要把农业农村内部增收的文章做足做好,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在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社科联的组织下,课题组成员深入南平、三明、龙岩和宁德地区共42个农村进行实地调研,探讨建立福建山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以期有助于解决农民增收困难。本报告基于调查获取的42个样本,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运用相关理论综合分析而成。

一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其结构变化

(一)中国农民收入变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民收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农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发达地区,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全国和福建省的统计数据都证明了。

福建省农民收入与全国一样,也呈现同样变化态势(见表2),但是,2004年福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工资收入超过490元,家庭经营收入超过416元。然而,经营农业收入只超过55元,而且种植业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少了56元。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符合福建实际情况,福建属于山区丘陵地带,耕地缺乏,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种植受到自然条件制约,而农业经营性收入之所以能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应归功于福建农村经济作物和沿海地区渔业的发展。总体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