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4年福建省农村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比较统计
所属图书: 科学·和谐·发展
出版时间: 2007年05月

新农村建设中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支持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报告

福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金从哪来”就成为福建省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多年来,惠农政策主要是财政投入和税收减免政策,辅以金融的农业政策性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资金贷款。因此,如何发挥财政投入为主,辅之减税、免税政策,重点发挥农村金融市场作用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

一 财税金融支持福建省农业、农村和农民建设现状

“十五”期间,全省支持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截止2005年投入资金1192.5亿元,其中五年来财政支持“三农”支出551亿元,年均增长22.2%;农村信贷投放逐年增加,截至2005年末,全省支农贷款余额641.51亿元,平均年增幅约达13.4%。“十五”期间福建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业综合开发区直接受益农民近450万人,累计年直接新增农业增加值69.5亿元,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年增加纯收入19亿元。据百村调查统计,74.7%的农民收入呈现增长,持平的占了18.9%,仅2.4%的农户其收入呈现减少的趋势。2004年福建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4089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963元,在全国位于第7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4831元,高与全国的3625,位于第3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为46.7%,低于全国的47.2%,位于第16位。

1.财政加大农村扶贫资金投入,重点扶持老、边、少、贫地区

“十五”期间,各级财政部门更加注重通过深化改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