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金供求状况考察
一 引言
我们调研的对象——G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县。该县大部分农村基本上保持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有少数几个经济强村,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其中有的村以生产建筑用塑料制品为主,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并逐渐由单纯的农业经营向工商业转移;还有的村以发展蔬菜大棚为主,农民的收入相对较高。据该县农业局的统计,该县近年来的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农民人均年收入约3000元。但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同的村落之间、农户之间的收入存在差距,因此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农民人均收入都少于3000元。为此,我们专门选择了经济条件较差的苏村乡和经济强村马村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
我们在苏村乡随机抽取384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中,90.4%为农民,6.6%为学生,国家干部、企业员工及其他非农产业人员占3%;在所调查的农民中,56.3%的农民除了从土地收入中维持生活外,没有其他任何收入来源,22.3%的农民家庭中有人在外打工,补贴家用,另外22.4%的农民靠副业养殖、运输、做点小生意增加收入。当我们向他们询问当地村民的年收入时,他们几乎都不能说出一个确切的数字。村民们告诉我们,一季农作物的收入除了零用,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化肥、农田灌溉等,投入下一季的农作物种植中,因此,很多农户家庭根本没有积蓄。
我们根据村民的描述,给他们算了一笔账。
(1)土地。该乡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单纯依靠务农为生,人均耕地不到1亩。
(2)农作物产量。大部分的农户选择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