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腾懋公祠
所属图书: 凤凰村的变迁
出版时间: 2006年07月

凤凰村的宗族制度

中国汉人社区的宗族组织因为弗里德曼的研究,而引起大量相关的研究和讨论。究其源,与凤凰村的研究相关。葛学溥在其书中最早描述了凤凰村的宗族群体,说宗族是父系的、同姓的和外婚制的,并由次级群体,即性别群体、经济群体、祖先群体构成。但是有关宗族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而将其与氏族(sib)混同。[1]按照华琛的观点宗族与氏族的基本区别:一是宗族有明确的继嗣关系,确知其直系祖先是谁;而氏族的继嗣关系不清楚,其祖先往往是神话人物。二是宗族的成员只有在族内出生者才能成为宗族成员;氏族只接受团体成员,一个团体加入氏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2]按照这一区分,很明显,凤凰村是宗族组织而非氏族。由于葛学溥的宗族概念模糊故对其组织的描述很不完整。因此笔者对凤凰村的宗族组织进行了再分析,从而将其宗族组织较为完整地描述出来。调查时,主要根据五项指标来判断宗族是否存在:①有共同的血缘关系;②居住于特定区域内;③拥有共同的财产,如宗祠、义田或学田;④有祖先崇拜仪式;⑤宗族观念。

第一节 戴氏宗族的起源

凤凰村是以一个宗族为主体、多个宗族聚居的村落。

凤凰村其实不是单一宗族聚居村,对于这一明显的事实,笔者不理解葛学溥当年为什么没有发现。村落居民分属四大姓:戴、林、黄、陈,1997年统计共299户1132人,其中姓戴的有238户917人,占村落人口的绝对多数。关于各姓氏迁移到凤凰村的年代,都远早于葛学溥调查的时间(见第十二章表12-1归湖姓氏来源表)。且林氏祠堂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