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村的婚姻形式与男孩偏好文化传播
第六章通过比较头胎是女孩时第2胎生男孩与女孩的生育风险(生育间隔),从一个侧面研究了特定人群中的男孩偏好。然而,头胎是女孩时的第2胎生育间隔只是男孩偏好在生育动态方面的表现,要全面考察男孩偏好,尚需对男孩偏好的强度进行度量、分析男孩偏好与生育率和出生性别比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婚姻形式多样性对男孩偏好及其人口效应(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本书基于Cavalli-Sforza and Feldman(1981)的文化传播与演化理论,旨在建立男孩偏好文化传播的人口模型,并以此对中国农村的婚姻形式、男孩偏好,以及出生性别比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性的探索和研究,期望通过新的视角,应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一些新的结果和认识。
这一章首先对男孩偏好与出生性别比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接着,以此为基础建立基于行为的男孩偏好文化传播的理论模型;随后,将这一理论模型作为研究工具,定量分析基于行为的男孩偏好文化的传播和男孩偏好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深入探讨生育率、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的密切关系,对三个县的出生性别比进行比较研究,初步分析具有不同婚俗特征的三个县的男孩偏好程度;最后,对中国未来的出生性别比趋势进行仿真。
与其他章节按习惯以每100个女婴对应的男婴数表示出生性别比不同,在这一章中,为了模型计算方便,出生性别比均以每个女婴对应的男婴数表示。
第一节 男孩偏好与出生性别比
(一)研究思路
男孩偏好(想要儿子的愿望)怎样转化为行动是一个重要问题,理解这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