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降低性别歧视的公共政策框架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研究结论

基于三原、略阳和松滋抽样调查及其组访个访资料,本书系统论述了当代中国农村招赘婚姻的现状及其人口社会影响,说明了在中国农村推广招赘婚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然而,长期的低生育率使招赘婚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两来两走”婚姻的出现则指明了招赘婚姻的发展方向。同时,在以嫁娶婚姻形式为表现特征的父系家族制度条件下,男孩偏好文化在中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有着深厚基础,带来了许多严重的人口和社会问题。

本章首先,论述低生育率和农村现实条件下招赘婚姻形式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其次,论述中国转型社会中婚育文化传播的特点,和改变中国传统男孩偏好婚育文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再次,探讨并提出以推动新婚育文化传播为主导的、中国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的新思路和相关的政策建议,在分析性别歧视影响因素和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性别歧视的整体性促进策略;最后,在总结本书主要结论的基础上,从多种角度对本研究进行深入思考,并简要论述未来的研究方向。

第一节 招赘婚姻面临的挑战和未来

(一)招赘婚姻的供需情况

长期的低生育率使有女无儿的家庭增多,同时,有儿子家庭也不太可能让仅有的一两个儿子给别人作上门女婿。招赘婚姻市场供需关系发生的这一变化,使得有女无儿的家庭实行招赘婚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松滋县的组访结果显示,当地多数人认为独生子女招婿存在困难。但是,松滋的招赘夫妻对子女及其未来婚姻的态度,从一个角度说明,招赘婚姻的发展还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