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判断矩阵
出版时间: 2006年02月

农业微观组织比较与模式选择

一般而言,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应归功于分工协作和循环生产的作用。区别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竞争力是一种基于知识体系的能力,它在产业技术、组织、制度、文化等诸要素相互作用之中,动态地、系统地、均衡地发展变化[1]。本章通过对江苏农业微观组织的个案研究,分析农业微观组织适用的条件、取得的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并认识龙头企业在农业微观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几种主要的微观组织形式进行比较,我们得出,企业是江苏农业微观组织的最佳形式。

第一节 睢宁县饲养山羊产业化经营分析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以规模经营和科技进步迎接市场的竞争,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在市场运作和政策推动下,养羊业逐步发展成为睢宁县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养羊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继续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加强科技研究与开发、重视农民教育等,特别是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农业企业,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带动联结作用。

一 基本条件

(一)良好的资源条件

睢宁县地处苏北平原,是一个农业大县。拥有农业人口110万,可耕地153万亩,荒山、荒坡、滩地约30万亩,年产粮食60万吨,秸秆60万吨。近年来,该县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人工种草3万多亩,为养羊生产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饲草资源。

(二)优越的人文条件

睢宁县具有悠久的养羊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培育出个体大、抗病力强、产仔率高、皮质优、肉质鲜的睢宁白山羊。1978年被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