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企业录用外来职工比例
出版时间: 2006年02月

农民教育与农业私营企业发展

综观世界农业的发展,从传统农业经由混合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是必然趋势。走向现代农业是一个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的过程。古典学派以来的许多西方经济学家,把农业问题作为其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农业的发展和创新。每个时代的经济学家都为农业的发展和创新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当代的经济学家,他们对农业发展和创新的理论研究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论,到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论,再到速水佑次郎和拉坦的“诱致创新理论”,一直深化着对农业发展和创新的认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识到了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在推动农业发展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必须提高农民素质,重视农村教育。

第一节 农村教育思想与理论综述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对中国农村居民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村以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就有燧人氏“教民以渔”、伏羲氏“教民以猎”、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说。而20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农村教育实验与理论探讨,对现代中国农村教育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其中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是探讨中国农村教育新路的主要代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是指导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和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根本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