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轨与不确定性:微观视角
不确定性是转轨经济中的一个基本特征(罗兰,2002)。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目标的体制模式由于受到转轨的初始条件与路径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确定性;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经济中的微观个体难以预料未来的体制走向,从而难以对个人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收支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的宏观经济虽仍保持了平稳的增长趋势,没有出现类似于俄罗斯、东欧的大起大落,但从微观来看,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大量职工下岗、收入水平下降;原有的社会福利政策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欠完善。这就意味着对居民来说,经济中的风险因素在增强而不是减弱。
如果经济人是理性的,当经济中存在不确定性时,则可以预料经济个体将会选择适当的经济反应行为以抵消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但适当的反应行为必须建立在可对未来形成稳定预期的基础上。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改革政策的出台需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对大部分的微观主体——居民而言,具有较强烈的不可预见性。在某些时候政策的实施后果甚至与改革设计者的初衷也有偏差。即使是遵循理性预期的分析框架,由于改革中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性,微观主体也难以形成不产生系统性偏差的理性预期。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还将带来另一类风险:市场风险。个人的工资率、就业机会都将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个人的支出将要受到市场价格、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个人或家庭的资本性收入则因资本市场的变化而充满风险;而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