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中心镇各经济指标特征值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与中心镇建设

第一节 县域城镇体系的特征与内涵

一 县域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区域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通过价值和要素流动形成的一个在时空上动态演进的有机整体。城镇体系结构包括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地域(布局)结构,其“系统”性特征在于以下几方面:

(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某一个组成要素的变化,例如某一城镇的兴起或衰落、某一条新交通线的开拓、某一区域资源开发环境的改善或恶化,都可能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城镇体系。

(2)纵向的等级性或层次性:区域城镇规模有大小之分,形成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层级。地域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即体系内上下不同层次、大小不等规模城镇在质和量方面的组合形式。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大小可以分成许多等级,如县域城镇体系由中心镇(也可能是跨县域的区域性中心镇)、专业镇和一般城镇组成。县域城镇体系同时也是省域城镇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以扩散、聚集为特征的要素流动实现分工与合作。这就要求制定某一级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时,要考虑到上下级体系之间的有机衔接。

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已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尤其自秦汉以来,县制作为中国行政区划的最基本单位,在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