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内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
所属图书: 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
出版时间: 2001年07月

农地资源变动之分析

一、土地资源概况

中国内地幅员辽阔,组成土地的主要因素如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及利用状况等差异甚大,形成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此处仅就地形、海拔高度、气候及土地利用等,对内地的土地资源作简要的分析。

(一)按地形分

内地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类型多样,山地面积大,结构复杂,地形骨架呈网状结构。依中国统计年鉴所载,内地的土地总面积中,以山地为最多,有32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其次为高原,有250万平方公里,占26.04%,两者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59.37%,此等山地与高原大多不利人口居住与农业生产,为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盆地有180万平方公里,占18.75%;平原有115万平方公里,占11.98%;丘陵有95万平方公里,占9.9%(见表4-1)。后三者共计有390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0.63%。此等地区为人口密集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业生产亦集中在这些地区。

青藏、云贵、内蒙古和黄土高原为内地著名的四大高原;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盆地;由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冲积而成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平原,还有众多位于山丘之间的小平原。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祁连山以及横断山等组成的各种各样的中低山和广大的丘陵。由各类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和平原组成了内地复杂而多样的地貌。

表4-1 内地按地形分之土地资源

内地的地形结构,特别是山脉分布与走向大致以东西走向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