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和林木
第一节 果树
一 柑橘
(一)概况
【万历十五年(1587)】 柑橘产于洞庭,然终不如浙温之乳柑,闽漳之朱橘。有一种红而大者,云传种自闽,而香味径庭矣。余家东海上,又不如洞庭之宜橘,乃土产蜕花、甜蜜橘二种,却不啻胜之。
〔王世懋:《学圃杂疏·果疏》,页3〕
【万历至天启元年(1573~1621)】 橘,……出苏州、台州,西出荆州,南出闽广,皆不如温州者佳。
……
柑,……生江南及岭南,闽、广、温、台、苏、抚、荆为盛,川蜀次之。……乳柑出温州泥山为最,以其味似乳酪,故名。
……
橙,……唐邓间皆有,江南尤多。
……
香橼,……岭南、湖广、江西皆有之。
〔王象晋:《群芳谱·果谱》,页112~115,天启元年(1621)〕
【康熙四十七年(1708)】 橘,一名木奴,树高丈许,……有蜜橘、黄橘、绿橘、朱橘、塌橘、包橘、绵橘、沙橘、冻橘、早黄橘、穿心橘、荔枝橘、乳橘、油橘、自然橘,出苏州、台州,西出荆州,南出闽、广、抚州,皆不如温州者为上也。王敬美曰,闽中柑橘以漳州为最,福州次之。
〔汪灏等:《广群芳谱》,见《中国农学遗产选集·柑橘》,上编,页245~246〕
[编者按:此系引自《群芳谱》,仅产地多于抚州。《群芳谱》成书于明天启年间。]
【康熙四十七年(1708)】 柑,一名瑞圣奴,生江南及岭南,闽、广、温、台、苏、抚,荆为盛,川蜀次之。树似橘少刺,实亦似橘而圆大。
〔汪灏等:《广群芳谱》,见《中国农学遗产选集·柑橘》,上编,页246〕
【道光(1821~1850)年间】 金橘,《归田录》[北宋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