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的边界与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一 城乡一体化的历史任务和针对性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20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城乡一体化在我国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即1979~1989年);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1989~2001年);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时期(2002~2012年);四是从习近平在浙江的“千万工程”到十八大以来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都表明了当前历史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任务。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最早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统筹发展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2003年10月22日,成都在双流县召开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确定以城乡一体化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三个集中”为根本办法,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