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城乡经济关联度评价标准值
出版时间: 2009年02月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静态)分析

在明确了城乡经济关系的评价目标、确定了适宜的评价方法之后,本章将利用第四章所讨论的评价方法,从现状时间层面对2005年城乡经济静态发展状态进行评价,又从全国、省域、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四个空间层面进行变化研究。首先是以全国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全国范围总体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给以粗线条的、大范围的描述。其次是以省为评价单元,包括31个省(自治区、市)的发展情况。最后是从东、中、西、东北地区四个大区域层面分析四者之间的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四大区域的地理基础决定了差异较大,因此对四大区域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差异作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

第一节 选取的评价单元和时间序列

一 评价单元和时间序列在评价中的重要性

在上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中得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是一个具有时空特征的概念,因此,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差异的研究中,空间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差异在不同的空间层面和不同的时间段上表现出的变动状况有很大差别,所以研究基于什么空间层面和时间序列,直接影响到分析的结论。如果所依据的评价单元和时间序列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就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

以区域划分而言,如果研究的是四大地带间的区域发展差异,在计算差异系数时,是以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地带的平均水平为样本来计算的,反映的是四大地带间的总体差异;如果研究的是省际区域差异,则变异系数是以各省(市、区)为样本计算的,反映的是全国各省(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