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3年各省(区、市)工业化程度
出版时间: 2006年06月

工业化、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一 引言:城乡收入差距已亮起“红灯”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可以用不同指标来表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演变过程。人均收入方面,从1978年到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57倍扩大到3.21倍,绝对差距由209.8元急剧扩大为6486元(见表1);如果用反映社会贫富程度的基尼系数来表示,1978年前为0.20~0.24,1980年为0.33,1990年扩大到0.343,1994年突破警戒临界点0.4,2000年后达到0.417,目前已超过0.45;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来看,1980年,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6.9%、61.8%,到2002年,分别下降到37.7%、46.2%,两者差距由当初的4.9个百分点扩大到8.5个百分点。中国农村地区目前尚有2800多万人年收入低于625元(625元被认为是温饱线),其总和约为180亿元,只有国内最富有的百名富豪财富总和的1/13。据估算,中国20%最富有人的收入与20%最贫困人的收入之比已由改革初期的4.5∶1扩大到现在的12.7∶1。中国的城乡差距已经发展到一个令人担忧的地步,非解决不可。造成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市场化、工业化以及政策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表1 不同年份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二 城乡差距拉大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般规律

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存在。无论是早期的发达国家,还是现在的一些新兴国家,都有过或存在着城乡差距现象。有资料表明,20世纪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