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及政策导向
东北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继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对东北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这次发轫于新世纪之初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必须有不同于以往的新思路。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民营经济从无到有,已经成功地取代乡镇企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新的支撑点;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民营经济是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造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不仅仅是国有企业的调整改造,而是以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全面振兴,这一战略的实施必将为民营经济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因此,在目前东北经济振兴战略中,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让民营经济为东北经济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 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东北地区长期以来作为国家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粮食生产基地,是国家重点投资的地区,因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国有经济,留给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常狭小。这种特殊的经济体制环境造就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独特的发展状况。
1.东北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义
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优秀的人力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然而东北地区经济正面临着增长乏力、传统工业优势地位逐渐丧失、结构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