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北京十所院(系)开设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专业情况一览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北京市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趋势

发展体育产业,人才资源是关键,体育人才资源是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科学有效发展的第一资源。首都北京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重大契机,大力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体育产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体育产业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效能明显提高;伴随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体育产业人才实践机会增多,经验迅速积累,整体素质与专业能力有较大提升等方面。

但是,目前北京市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和储备相对于国家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还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培养总量有了提高,但产业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手段和模式创新不够,产业人才自身成长的空间不足。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北京市政府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做好体育产业工作,推动北京体育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实施意见》就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力争“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体育产业增加值每年以12%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0.8%提高到1.5%,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以上,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从“十一五”末期的10.8万人增加到15万人以上,体育产业成为首都消费型服务业的新亮点;初步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1]

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