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中介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
一 引言
金融发展(Financial Development)和经济增长(发展)之间的关系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尽管存在一些分歧,但大多数学者认为,鉴于金融体系在动员储蓄、分散风险、项目甄别、对管理人员施加外部约束、便利交易等方面所扮演的积极角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许多实证研究也基本上支持了这种看法(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Shaw,1969;Stiglitz,1985;Mayer,1990;King和Levine,1993a,1993b;Becker和Levine,2002)。
但对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已有文献并不多。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在一个动态模型中讨论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假设初始收入分配外生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利用金融市场融资需要支付一定的固定成本,且不是所有的人均能支付得起这一成本,则当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作用时,金融发展将会扩大收入差距。但随着收入的增长,更多的人开始进入金融市场(由于进入成本是固定的),金融发展将逐步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即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服从倒“U”型的轨迹。Galor和Zeira(1993)、Banerjee和Newman(1993)构造的理论模型则表明,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初始的收入差距未见得会随着经济增长而缩小。反之,信贷市场的发展会缩小收入差距。最近,Clark、Xu和Zou(2003)首次用全球数据对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也得到金融发展会显著缩小一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结论,而Greenwood和Jovanovic的倒“U”假说未得到支持。
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