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城市规模结构(2010年)
出版时间: 2006年11月

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化战略

一 基础与背景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展迅猛,逐步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强生产能力、外向度高、新兴产业不断崛起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展,已培育起雄厚的竞争力基础。珠江三角洲现已成为以电子、电气产品为主导的世界级制造业中心之一,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为龙头,以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成为全球性信息技术产业高度集中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已从以劳动密集型轻纺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初期阶段,逐步进入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据较大比重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并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和日益紧密的珠港澳经贸合作关系。

高速经济增长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推行体制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等政策,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发展并尊重地方的自主选择,启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改革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区开发有了广阔的资金渠道。2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镇已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过万亿元,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见表14-1)。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在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越来越发挥出关键性作用,推进城市化,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已成为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措施。

表14-1 城镇发展与城市化指标(2000年)

表14-1 城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