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俄罗斯的资本外逃与腐败状况
所属图书: 俄罗斯金融制度研究
出版时间: 2005年10月

俄罗斯美元化和资本外逃

一 俄罗斯美元化

(一)美元化概述

1.美元化含义

美元化的兴起和20世纪90年代之后非常流行的汇率制度选择的“中间制度消失论”[1]有关。该理论的逻辑是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一国货币当局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稳定和货币独立,要么选择汇率稳定而放弃货币主权,要么放弃汇率稳定而坚持货币独立。这一理论对现在各国的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挑战。由此,一些发展中国家就必须衡量采取何种汇率制度,结果民众的自发选择和政府的理性选择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美元化”这条路子。199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过调查,美国发行的现钞2/3在境外流通,新增发的美元中,大约3/4被外国人所持有。迄今关于美元化的界定并不清晰,出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学者对美元化做了不同的区分,有的将美元化分为事实上的、过程的和法定的3种。作为一种事实,它是指美元在世界各地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过程,它是指美元在美国境外的货币金融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政策,它是指一国或一经济体的政府让美元逐步取代自己的货币并最终自动放弃货币或金融主权的行动。[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解释,美元化既指一国完全放弃本国货币而选用一种稳定的外国货币(多数情况下是美元),又指一国在经济活动中同时使用美元和本国货币。前者是完全的美元化,而后者则是部分的美元化。部分美元化不断深入的结果可能导致完全美元化,即美元在一国经济中履行货币的全部职能,具有无限清偿能力,完全取代本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