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势妇女的基本需要观念及其构成元素
本章是实地调查研究结果的第一部分。本章以街道企业就业女工聚焦小组访谈资料为主,参考有关文献资料,详细报告受访女工主观界定基本需要及其构成元素,基本需要优先次序,受访女工特殊需要及构成元素。
一 受访妇女个人资源及其家庭状况
研究者于2000年7~8月在广州进行七次(含试调查)街道企业在岗女工聚焦小组访谈。参加第一组女工3人。参加第二组女工3人。参加第三组女工5人。参加第四组女工4人。参加第五组女工5人。参加第六组女工4人。参加第七组女工5人。七次街道企业在岗女工的聚焦小组访谈,共计有29位女工参加,参加每个聚焦小组访谈的女工平均为4人。从参加聚焦小组访谈的人数看,这些聚焦小组访谈都属于小规模的。这样不仅可为参加者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而且在访谈实务上比较容易组织和控制。受访女工个人资料及家庭状况,详情参见表5-1。
第一,从民族构成和宗教信仰看,受访女工的状况比较单一。29位参加聚焦小组访谈女工都是汉族,无一人为少数民族。从宗教信仰角度看,绝大多数女工都无宗教信仰,只有5位女工自称会偶尔求神拜佛,属于民间信仰范围。这种状况可能与中国政府长期和深入人心的唯物主义,以及无神论宣传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第二,从年龄结构看,各年龄段女工都有,其中尤以40岁以上女工最多。受访女工中年龄最小的21岁,年龄最大的51岁。按照不同年龄组排列,在29位受访女工中,21~25岁的5人,26~30岁的5人,21~30岁的共有10人;31~35岁的4人,36~40岁的2人,31~40岁的共有6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