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在韩国的实践
1997年12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韩国开始探索利用资产证券化处理不良债权。自1998年9月韩国颁布了《资产证券化法案》以后,资产证券化在韩国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开展资产证券化较为成功的亚洲国家之一。自1999年6月,韩国资产管理公司第一次发行资产支撑证券(ABS)以来,韩国ABS市场的发行总额(从1999~2002年年末)累计为146兆韩元。2002年,韩国ABS实际未清偿发行余额(issue balance)达到了62兆韩元,在直接融资中所占比重为33.4%。本文首先分析了韩国资产证券化兴起的背景,进而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韩国的发展现状、发展阶段,最后得出对韩国资产证券化的总体评价。
一 韩国资产证券化兴起的背景:韩国金融危机导致金融结构调整处理不良资产的需要
1997年12月,韩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关系到了整个韩国的生死存亡。韩国综合股票指数由900多点下降到300多点,公众存款利率由8%上升为20%,韩元对美元的汇率由900韩币兑换1美元下降到1800韩币兑换1美元。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竞争力弱化,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合理,负债过高。
(2)过松的贷款管理致使金融企业的不良债权比率过高,不良债权越积越多。
(3)金融管制过于宽松。以汇率政策为例,由原来的固定汇率放开为浮动汇率。
(4)政策的实施过于滞后(1992年的改革方案没有有效实施)。
(5)财阀的势力非常大、大财阀内部什么都搞,产业结构不合理,靠贷款发展。
为摆脱金融危机,韩国对整个金融结构进行了大胆而坚定的调整,具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