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各地区耕地利用情况之五
所属图书: 两岸农地利用比较
出版时间: 2004年12月

大陆农地资源开发利用(耕地部分)

第一节 1949年后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是建立在剥削深重的旧土地制度与战争动乱的基础之上,有9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地是农民生活的全部依赖,但人均耕地面积小,并以种植业为农地利用的主要方式。1949年全国耕地总面积146821.9万亩。耕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0.19%。因此,扩大耕地面积,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保护土地资源,是农地利用的主要方式。

一 扩大耕地面积

开垦荒地、土地复垦与整理是扩大耕地面积的主要途径。

(一)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的含义

农地开发是土地开发中的主要部分,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采取工程和生物等措施,使其投入经营和利用的活动。农地开发可为农业、林业和牧业等生产增加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其中,将荒地开垦为耕地是农地开发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扩大耕地面积的最重要途径,荒地开垦是指把适宜于耕作的生荒地、滩涂等经过开垦转变为种植农作物的耕地。荒地开垦是补充耕地、改变耕地分布、调整农作物布局、增加农产品产量的重要措施。

土地整理是土地利用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一,是在一定的地域区间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率良性循环的措施。按照土地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