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全国城乡人口构成
出版时间: 2001年07月

流动人口的组织特征

所谓流动人口的组织特征,是指流动人口,特别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和进入城市后所形成的某种特殊的组织形式。由于受中国城乡隔离政策及与之相关的城乡分配体系的影响,流动人口的组织形式既有正规的、官方性质的,也有非正规的、民间性质的;既有严密和多层次的,也有松散和单层次的。在组织的功能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职业介绍类型的,也有生产、生活和服务互助类型的,等等。在我国城市经济日益市场化的形势下,流动人口的组织形式也日趋成熟,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这些作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本章着重讨论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保护政策的影响下,进入城市所采取的一些组织形式,以及这些形式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城市管理系统的影响,并结合得出的结论,进一步探讨解决的办法。

第一节 正规组织资源的缺失

(一)重工轻农及城乡隔离政策

中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政府长期以来却一直将资源配置和使用的重点放在工业而不是农业,放在城市而不是农村,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现代化工业体系,再回过头来以工业带动农业,推动全国范围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根据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字,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工农和城乡之间的差异。不仅如此,如果将这些投资按人均计算,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实际差距比表面上看到的还要大得多(见表7-1)。

表7-1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及其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的比重

表7-1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及其在基本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