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化情势下的安老院舍医疗保健水平研究——北京、上海、台湾及香港
一、研究缘起
基于人类生活水平及质素上的不断提升,老年人口的比例亦相对地大幅增长。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重大社会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课题。面对21世纪人口老化现象的冲击,年龄增长同期带来正常(生理性)衰老或病理性衰老。这些衰老使器官功能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家庭护老者压力倍增。于是在不同华人地区内都涌现大量安老护养机构以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例如台湾老人长期照顾方式在转型中,无论在态度上或实际照顾方式上皆然,机构照顾的比例渐加,而家庭照顾的比例渐减[1]。中国大陆城市中陆续开设公私形式的安养院[2]。香港在安老院舍宿位上自90年代便一直未能满足需求量,目前轮候护理安老院平均需时约两年多。[3]既然高龄人仕入住院舍比率在近年间有持续上升的趋势,究竟在院舍内有关医疗保健水平情况又如何呢?在不同地域(北京、上海、台湾、香港)上的安老院舍在这方面又有否异同呢?于是笔者乃策划一项有关的对比研究计划。在本文中我们只会抽取其中4个评估指标(个人健康评价;院舍医疗保健服务的认知度;院舍生活的满意度;一般院舍服务的满意度)作出报告。
二、研究结果
在1996年底及1997年初,我们在北京、上海、台湾及香港展开问卷调查工作。成功地在北京4个福利院/敬老院访问共204位住院老人;在上海有4个福利院/敬老院访问合计200位住院老人;在台湾有10个仁爱之家合计访问200位住院老人;在香港有6个政府资助安老院合计访问152位住院老人(总回归率为87%,抽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