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产业结构调整不力与匈牙利经济改革受挫
匈牙利的经济改革曾一度产生过使全球轰动的辉煌成就,成为不少实行经济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样板。70年代中期以前,认为匈牙利改革将闯出一条成功之路的西方学者也不乏其人。但自1973年国际原油价格暴涨的大风浪之后,匈牙利的新体制即不断显露出其脆弱性;经过1984年短暂的“中兴”后,匈牙利经济便呈现出每况愈下之势,一发而难以收拾。素来偏好同与本民族共处于同一个帝国近四百年之久的奥地利攀比的匈牙利人,发现两国之间的差距即使到了80年代末期依然末有缩小反而急剧扩大的惨重现实后,对本国经济改革便最终失去了信心。现今,我们所听到的对匈牙利改革的评价几乎是一片否定的声浪,许多过去对这一改革高度赞誉的人也采取了180度的大转弯。在这种情况下,撇开感情色彩,认真追溯和探索匈牙利改革的全过程及外部环境的影响,给予合乎历史本来面貌的评价,这对于推进我国经济改革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表一 匈牙利和奥地利人均GNP变化状况
续表
看完这张表格,人们可能作出种种分析,比较普遍的是:改革体制有缺陷,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没有解决好,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超前消费的动因机制,外部经济环境趋于恶化,……。这些因素无一不是不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原因——经互会已落后的合作体制对匈牙利发展战略的改革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进一步向深层次挖掘,还会发现,在以上诸种因素合力作用下,匈牙利的经济改革产生了一个致命的缺陷,改革后的的体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