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信息化建设对“三农”的贡献研究
一 绪论
(一)课题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对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也将为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带来重大机遇。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点多面广,各地环境、条件和农民素质等情况千差万别,同时还普遍存在各种问题,大规模的信息化投资并不见得都能带来良好收益。因此迫切需要提出一个综合指标来测度信息化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的功能和作用,这对迈向世界城市、引领潮流发展的北京尤为重要。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针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出重大战略思想,对于更好地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京津冀地区长远发展和适应国家发展大局,都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其中“三农”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化是促进“三农”协同发展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