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印尼贫困线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印度尼西亚减贫概要

一 印尼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概述

1.自然地理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尼,位于东南亚,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达到191.1万平方公里和316.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专属经济区)。印尼素有“千岛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海岸线长达54716公里,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17504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印尼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5℃~27℃。印尼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森林等资源,富含石油、天然气以及煤、锡、铝矾土、镍、铜、金、银等矿产。

2.历史发展

公元3~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13世纪末14世纪初爪哇出现强大的麻喏巴歇(满者伯夷)封建帝国,15世纪先后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入侵,1602年荷兰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职能的“东印度公司”,开始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1942年日本入侵,1945年日本投降后爆发争取民族独立的8月革命,于8月17日宣告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45~1950年,先后武装抵抗英国、荷兰的入侵,其间曾被迫改为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并加入荷印联邦。1950年8月,重新恢复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54年8月脱离荷印联邦。独立后,印尼开始了自主发展的历程。印尼的发展以1965年苏哈托政变上台和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分界点,大致可以分为1949~1965年、1965~1998年和1998年至今三个阶段。其中,由于1949~1965年独立初期政局不稳,经济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