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园区各水管理主体的主要职能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太湖流域工业园区水管理创新的困境及对策建议(2010~2015)

太湖流域涵盖江苏常州、无锡、苏州、镇江部分地区、浙江的嘉兴、湖州两市和杭州的部分地区以及上海的大部分地区,面积约3.69万平方千米,是长三角区域重要组成部分。太湖流域以长三角区域面积10.4%的土地与长三角区域总人口的25.8%,创造了长三角区域45.9%的国内生产总值。2014年,太湖流域内三产比重为1.9∶44.5∶53.6。在取得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同时,太湖流域也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排放了大量污染物。据《2014年度太湖健康状况报告》显示,2014年,太湖流域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为38.7%,入湖总磷、总氮和氨氮量分别为0.17万吨、4.20万吨和1.19万吨,其中,各类污染物中,江苏省排放分别占93%、89%与95%。工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在吸引外资、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其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城市化也都具有重要作用。太湖流域内工业园区发展较早,园区能级高,产业规模大且科技含量高,目前,各级工业园区(集中区)近2000家,工业总产值约占流域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污染物排放超过半数以上。随着未来工业企业进园区工作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还将进一步上升,同时,工业园区的污染物排放集中度也将随之增长。同时,作为长三角区域内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太湖流域支撑了三个行政区域内1500多万人的饮用水需求。

一 太湖流域工业园区水管理创新的意义

工业园区作为大型的排污点源,其水管理模式对水管理绩效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6月,太湖流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