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实验基地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艺术表演行业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检视研究——以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艺术表演团体为例

艺术表演行业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主体。改革开放以来,艺术表演行业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体制改革过程。2012年,“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的改革目标全面完成,我国艺术表演行业在内部结构、行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上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艺术表演行业将走向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阶段。艺术表演行业改革的效能如何?是否创造了有利于艺术表演行业发展的良好政策和市场环境?是否有效释放了艺术生产力?是否在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方面取得良好的效益?对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审慎研究。我们以武汉大学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的8家艺术表演团体为中心,对我国艺术表演行业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艺术表演行业改革的政策路径。

一 我国艺术表演行业政策变迁与行业现状

(一)我国艺术表演行业政策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下,我国艺术表演行业步入了全面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对艺术表演行业进行布局调整、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三十多年的政策变迁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计划体制内调整阶段(1978~1992年)

计划体制内调整阶段是指在原有计划体制内,对艺术表演行业的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并对其经营机制进行小范围的改革创新。在经营机制方面的改革措施主要为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和完善等。这一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和具体改革措施(详见表1)。

表1 艺术表演行业体制改革目标和内容变化

表1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