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我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整体情况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重为2.25%。城镇劳动人口是指在城镇就业的年龄在18~60岁的人员。目前全国2.7亿城镇就业人口中,有技能的仅占32.9%。科学素质较低的城镇劳动人口,影响了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
雷绮虹、陈玲、何薇和张超四人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和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因素》课题报告中,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及外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外在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体制和政策因素,教育发展状况,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等。影响公民科学素质的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进而融合成一体,共同影响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发展”。[1]
2013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包含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南、四川六个省(市)。调查省(市)在东、中、西部区位中人口、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具备代表性;有效调查数据12200个。根据《纲要》提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四个方面,调查问卷包含科学生活、科学劳动、参与公共事务、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四个主要指标。[2]调查对象为我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