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11年的东亚经济体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新挑战

一 导言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自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极其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这些政策已经执行了近四年,但美国经济复苏仍然脆弱。自2008年以来,美国的年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3%(2008年)、-3.1%(2009年)、2.4%(2010年)和1.8%(2011年),远低于其长期平均增长速度。[1]与此同时,美国的失业率仍然保持在8%~10%的高位。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即QE3),正在美联储的酝酿之中。

就欧盟的经济而言,欧盟不仅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要应对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欧盟经济深受这两个危机困扰,其经济持续负增长,失业率高达10%,一些国家已经接近债务违约的边缘。目前,预示欧洲经济复苏较为强烈和明显的信号仍然没有出现。

日本经济除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还遭受地震和福岛核泄漏的冲击。一年多以后,日本经济仍然没有恢复到灾害发生前的水平。

主要工业化国家过于缓慢的经济增长将大大减少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和经济条件下,东亚国家的出口导向战略能够维持吗?如果不能,它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这一地区又如何作出必要的调整呢?这些都是本文将要重点分析的问题。

“东亚”在本文中包括12个国家和地区,即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韩国)、中国、东盟四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越南和印度。2011年,这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全世界46%的人口(32.87亿),占有全球33.17%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