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人口状况的国际比较
所属图书: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
出版时间: 2007年05月

开放中的经济增长与政策选择——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

引言

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高达9.1%,经济进入“增长加速”的轨道,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及资金流程的变化(增长前沿课题组,2003)。同时,新的“开放”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浮动预期,特别是外资流入极大影响到货币供给等问题,将“开放中的经济增长和政策选择”推到了理论和现实探讨的前沿。

开放是一国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麦迪逊(1997)总结世界经济二百年的发展历史后指出,从长期看,四大因素决定了人均产出的持续高增长:技术进步、物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蕴含其中)、人力资本积累及开放。从各国交替领先看,开放和加大物质与人力资本积累是赶超的关键。世界银行在《东亚奇迹》(1995)、《东亚奇迹的反思》(2003)中也指出,开放和积累是亚洲奇迹的根本。不过,开放也是有很高代价的,因为正是外部冲击(特别是金融冲击)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危机后的低速增长及宏、微观结构的调整。

关于开放与增长的讨论由来已久。早期对开放的理解更多的是指贸易开放;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开放越来越受重视。主流理论认为贸易开放的收益是相对确定的,但是,金融开放的收益却颇多争议。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学术界对金融开放进行重新反思。坚持推行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开放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也推出研究报告,指出:经验数据并不支持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有稳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现在的IMF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样急于在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