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报告之七 人口发展报告
本报告旨在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发展状况,讨论人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和将要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报告所用数据主要来自历次人口普查和其他有关部门,如国家统计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公安部等。由于各部门在个别数据上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不尽一致,所以本报告出现的某些统计数字有时会有差异。
一 人口增长问题的历史回顾和发展趋势的展望
1949年以来,除1960年和1961年之外,我国人口总量每年以高于1000多万的数量逐年递增,其中1965、1966、1968、1969、1970、1971和1972年这几年,人口年增长量均高于2000万。若以1949年年末人口数为基数,那么至1987年,我国人口总量已翻了一番,时间间隔仅为38年(见表1)。
表1 中国人口总量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40余年间,我国曾经历了二次生育高峰,第一次自1949~1958年,因三年自然灾害而中断,历时九年。这九年间,年平均出生率高达35.7‰。这一时期的死亡率尽管有所下降,但总的来讲,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上升有所抑制,使该九年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20.76‰的水平。三年自然灾害后,我国人口旋即恢复增长,出现了第二次生育高峰。这一高峰自1962年起,至1973年实行计划生育时止,历时11年。这一期间年平均出生率为35.45‰,与第一次生育高峰期间持平。但由于这一期间的人口死亡率较第一次生育高峰期间有较大幅度下降,致使这一时期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大大高于第一次生育高峰,高达26.62‰,从而使人口的增长量超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