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政策选择:从重启核电站到去核电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否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舒缓和稀释能源风险、规避和降低能源危机,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战略、民族的生死存亡。日本资源匮乏、国土狭小、人口众多,但是日本有效地突破了能源环境的双重约束,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特别是核电以其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和供应能力强等优点,改变了原有的能源结构,成为日本社会重要的电力供应支柱。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引起了整个日本社会的恐慌,日本政要将其比作二战后日本最大的“国家危机”。世人对核电站安全产生了信任危机,日本社会一度掀起要求去核的浪潮。然而,部分核电站的停运,使日本出现了电力严重不足的状况,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经济界内甚至开始担心会因此出现产业空心化,影响日本经济的缓慢复苏,不满和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在去核和挺核的持续对立中,重新审视核电政策,成为民主党政府不得不正视的重大问题。核电的去留就这样成为民主党政府无法回避的尴尬问题。在现实瓶颈、舆论压力、时局走向面前,民主党政府左右摇摆,难以做出决断。以反核为旗帜的党内分裂、持续不断的社会反核浪潮,让民主党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第一节 东日本大地震后民主党的核电政策
一 菅直人内阁“去核声明”的始末
战后日本的能源供应一直是以石油为核心,但是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充分暴露了日本能源安全的软肋,这使日本不得不对自身